自营 故宫营建600年 晋宏逵著 故宫博物院前副院...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7623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4-09-30 07:13:07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晋宏逵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故宫前副院长、古建筑学家晋宏逵,把故宫的历史沿革、建筑审美、文化内涵有机融合在一起,详细讲解从元明建都到清朝改建,直至当下的修缮保养,跨越六百年,看尽故宫前世今生。

全书从故宫的营建历史、建筑格局、建筑艺术、修缮传承四个方面,全方位介绍故宫史诗级别的建筑历史。

故宫的营建历史——从元明两朝建城开始一直写到宫殿落成,涉及都城建设、城市规划结构、能工巧匠、宫殿布局规制、宗庙建筑等;

故宫的建筑格局——详尽梳理故宫历代格局演进,从京城的城池、坛庙、街市、水系、衙署到宫城的五门三朝与前朝后寝,三殿二宫与东西六宫……细数从明代初创到清后期改造的种种变化;

故宫的建筑艺术——既介绍古建筑的基本知识,方便读者理解复杂的故宫建筑,又对故宫内部的彩画、石雕、琉璃构建等进行细致讲解与赏鉴;

故宫的修缮传承——讲述故宫落成后延续至今的岁修保养、及时的阶段性修缮以及几次重大增建。


作者简介

晋宏逵

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古建筑学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1992年奉调国家文物局,从事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2002年奉调故宫博物院,从事故宫的整体保护维修管理工作。

曾任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曾兼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等社会团体职务。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故宫、古建筑爱好者

1.【故宫院长说故宫建筑,斩获多项大奖】故宫前副院长、古建筑学家晋宏逵作品。“中国好书”获奖作品、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获奖作品、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等。


2.【看见故宫里的中国建筑精粹】灰、白为主调的砖石台基,红色的屋身和宫墙,金黄琉璃瓦覆盖的大屋顶,屋檐阴影中的青绿彩画……红墙黛瓦间,飞檐翘角的精致与石雕木刻的细腻无不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跨越600年悠悠岁月,在故宫的古建风韵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瑰丽与建筑艺术之精髓。


3.【四大主题读懂故宫是怎样建成的】从“熟知”故宫到“深知”故宫,四大主题洞见故宫600年的智慧与传奇——营建历史、建筑格局、建筑艺术、修缮传承。读完本书再逛故宫,告别走马观花式打卡,行有所获!


4.【240余幅图片,纸上演绎故宫之辉煌,历史风华再现】书中收录了240余幅图片——古代舆图、今时地图、历史地理风貌图、古建筑复原图、老照片与新影像全面公开。


5.【珍藏版升级】硬壳精装,可平摊翻阅;内外封特殊工艺,呈现细节品质;高品质特种纸全彩印刷。


下载地址

序言

大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颁布诏书,将营建北京告成的喜讯郑重地昭告天下。我们把这一天看作是明代北京城与明代北京皇宫建筑的诞辰,按公历是 1420年 12月8日,至今已经 600 余年。

在十个甲子的漫长岁月里,明代京师及其核心皇宫建筑,后来被清代统治者顺理成章地全盘接收为自己的都城及紫禁城。再往后,在近 100 多年以来国家政治制度革命的惊涛骇浪中,北京从帝都演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明清故宫幸运地得到完整保存,并就其原址建立了故宫博物院,对故宫建筑和其中藏品进行保护、研究和展示。1961年,国务院公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国家保护。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故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中国项目,认定故宫在世界范围具有突出、普遍的文化遗产价值。2019 年参观故宫博物院的游客达到 1800 万人,反映了中外民众对故宫的强烈兴趣和喜爱。

在我看来,故宫博物院最具唯一性的收藏品就是故宫古建筑群。

中国自秦建立统一国家以来,经历了十多次政权的兴替,还有更多次割据政权的兴亡,每个政权都建造了自己的宫殿。历史文献中对人间仙境般的宫阙的描述,令人神往。但是 2200 多年来,完整地保存下来,进入现代社会的宫城只有明清故宫。所以它是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数十座宫殿建筑仅存的硕果,极其珍贵。

明清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保存和延续了中国最后三个王朝都城的遗址遗迹。一方面,它以宫殿的规划与建筑为语言,清晰地解说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是典范。另一方面,它用艺术手法塑造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突出的特色,是杰作。它们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将如何延续下去,也是大家关心的国家大事。

2001 年 11月 19 日,国务院在故宫博物院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研究故宫文物保护、合理利用、占用故宫场地等问题,决定开展一次“整体维修”,我也因此从国家文物局调至故宫博物院,担任故宫副院长一职,主要任务是协助院长,管理维修工程的一应庶务。故宫维修,并非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它需要通过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把《世界遗产公约》所强调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整体性要求落实下来,为此研究工作要贯穿始终。所以我“进宫”之初,设置了 20 余项研究工作,以其成果为维修工程做基础。收集梳理明清宫廷建筑史料以建立“故宫建筑史”的工作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只有全面地掌握故宫的“前生今世”,才能正确地认识故宫百科全书式的价值所在,从而加以妥善保护。此项工作庞大而复杂,成果有多种形式,至今仍在持续进行中。

本书的写作,是对建立“故宫建筑史”的一个新尝试。内容分为五章:

第一章,介绍元代大都城建设的简史和它的规划结构与特色。中国古代王宫或皇宫是城池的核心,建设城池的目的是保卫王宫或皇宫。所谓“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要介绍北京故宫就不能不介绍北京城。明北京不是平地起建的新城,而是利用元朝的都城加以改造的。所以需要简略介绍元大都城的规划结构和特点,为明代做些必要的铺垫。

第二章,介绍明代都城建设的曲折过程和最终成果。明太祖朱元璋在取得集庆路之后,就定都问题亲自调查,反复与谋臣讨论,先后在南京、凤阳进行了大规模的都城建设。他首先要考虑有利于政权发展与稳定的大问题,“悉复中国之旧”,一切以儒家经典为依据,最终定都南京。明成祖以“靖难”“清君侧”的名义得天下,他高举的旗帜是“恢复祖制”,所以北京建设唯南京的制度是遵。因此北京闪烁着中都凤阳、京师南京的光芒,这座 15 世纪建设的帝都处处透露出周礼的规矩。明代改造大都城的工程,其核心是建造明都城必备的天地坛、太庙、社稷坛等礼制建筑和大内宫殿建筑,开凿了南海,改建了城墙。其他则全盘继承了元代、金代乃至更早时期的北京地区先民创造的成果,元大都城中居民也基本没有扰动。明北京城移植了明初都城建设的图式,把传统文化中都城建设的原则再现到元都给定的框架之内,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水平极其高超。

第三章,介绍北京皇宫建筑的格局。明代是创造者,清代统治者以继承者的身份继续使用明代都城建设的全部成果,只是开放了明代的皇城禁区。乾隆时对紫禁城内部的建筑做了较大规模的改建,但是并没有突破原有的格局。

第四章,介绍故宫的建筑艺术。建筑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一,创造了最庞大、最复杂和最耐久的物质产品。而同时它也是一个艺术创造的活动,追求建筑形体和建筑环境的美观和意境。故宫建筑群满足了皇帝统治天下、皇后统御后宫的全部功能,通过空间规划和建筑布局,显示出雄伟壮丽的主题和等级秩序。通过遍布全城的石雕、琉璃构件和彩画装饰,营造了整体统一和谐、局部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同时,建筑物的室内装修高贵典雅,精巧绝伦,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室内空间气氛。由于叙述的需要,本章之初非常简要地介绍一些中国古建筑的名物制度。

第五章,介绍 2001年启动的故宫大修工程。六百年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是民族之幸,文化之幸。作为古建筑群,它时刻面临来自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威胁。辛亥革命以后故宫有几次几乎遭到灭顶之灾,所幸都在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得到化解。而及时消除自然侵蚀,中国古建筑的“岁修保养”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宫博物院成立近百年来,延续了传统的古建筑维修的长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对古建筑的维修和保护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书构思与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衷心地期待有更多的读者读到本书,从而更加热爱故宫,理解支持并参与到对故宫古代建筑以及我国其他文物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当中来。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元大都城的规划结构与特色
大都城建设的极简史
大都的城池
大都的宫殿和御苑
大都的街巷、庙社、衙署和水系

第二章 明代都城建设
洪武时期定都南京
1.慎重而艰难的选择
2.南京都城规制
成功的旧城改造
1.改元大都城为北平府城
2.依元旧皇城基改造王府
3.升北平府为北京
4.营建北京宫殿的筹备阶段
5.营建北京坛庙宫殿
6.修整北京城垣
嘉靖时期增建北京外城
建设北京的功臣们

第三章 故宫建筑的格局
明清北京城的格局
1.城池
2.坛庙
3.街市与水系
4.衙署
初创时期北京宫城的格局
1.各区域的建筑构成
2.五门三朝与前朝后寝
3.三殿二宫与东西六宫
4.中轴线与对称
明代中后期和清代中期的改造
1.改建慈宁宫和慈庆宫
2.提升潜龙邸
3.增加太后宫
4.改建南三所
5.兴建太上皇宫殿

第四章 故宫的建筑艺术
故宫古建筑的一般常识
1.台基
2.屋身·大木构架与斗拱
3.屋身·外檐装修
4.屋顶
故宫建筑的装饰艺术
1.石雕
2.琉璃
3.建筑彩画
4.内檐装修
故宫建筑的空间艺术

第五章 故宫建筑的保护和延续
紫禁城建筑维修的回顾
故宫整体维修启动
故宫整体维修工程实例
北京会议与北京文件

后记

短评

    产品特色